電梯維護流行“游擊隊”
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14-02-21 17:30:49 點擊次
電梯維保市嘲低價者得”的惡性競爭,導致了許多維修游擊隊的產生,他們掛靠在正規維保公司獨自承攬電梯維保項目
一段時間以來,頻發的電梯事故讓人們開始懷著“忐忑”的心情審視自己身邊的電梯,近日,各地質監部門掀起了針對電梯安全的專項檢查和整治,青島也不例外。你身邊的電梯是否安全?看似平穩運行的電梯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安全隱患?職能部門在監管當中又遇到了哪些棘手的問題?
電梯事故時有發生
2010年9月,萬達39克拉的8部電梯輪流休班引發業主憂慮,當時樓盤的8部電梯全部進了水,得靠機器抽取電梯井里的積水,致使這些電梯一度電梯全部停運。
2011年7月23日,一地下商城上海路出入口的電梯發生故障,7名乘客被困在負五層電梯內拍門求助。事發后,保安人員在電梯地面出口處,操縱電梯升上地面將被困乘客解救出來。
而今年3-7月,遼源路小區26部電梯在4個月時間內竟發生了100多起故障。
住在明月峽路、團島公寓、銀座公寓、海富樓等很多老居民樓的市民也都在為電梯的事情煩惱著。據初步統計,全市每年有50多起電梯故障的投訴,主要是無故死機停車、運行掉層丟號,甚至停車關人、傷人等。
回顧青島近幾年來媒體有關電梯事故的報道,卡殼困人、突然墜落以及因故障常年停擺等問題時有發生。
在電梯安全問題備受關注之際,“電梯維保市場惡性競爭”被公認為是造成電梯安全的最大隱患,對于電梯數量每年以上千部快速增加的青島市而言,電梯維保市場無異是一塊“肥肉”。記者走訪電梯維保業內人士、物業公司和監管部門得悉,青島的電梯維保市場已陷入維保費“低價者得”的惡性循環。
維保費報價低者得維修
據統計,目前全市已辦理使用登記的電梯11000余臺,而且每年以15%以上的比例大幅度增加,但從事電梯維保的公司多達120余家,“僧多粥少”的現狀造成了惡性競爭。按照國際標準,一部電梯的維保費用應該是設備價格的10%,現在一部電梯的價格都在15萬元左右,因此,正常情況下一部電梯的維護費用每年應該在1萬元以上。但是,青島的電梯維保費用低價只有兩三千元。其主要原因是開發商、物業和業主對電梯維護采勸低價者得”的結果。
很多物業為了降低成本,往往自己招兩名電梯維修工,將電梯維修工的身份掛靠在有資質的維保公司,平時就是自己的電工進行維護,這樣維保成本就低得多。
業主在選擇維保公司時狠命壓價,導致正規維保公司沒有競爭優勢,由此衍生出許多維修游擊隊,他們掛靠在正規維保公司,獨自承攬電梯維保項目。維護費用徘徊在一部電梯每年3000元至5000元之間,維保質量停留在“湊合運行”的狀態,從而形成惡性循環。
物業稱維保費太高負擔不起
“作為物業公司而言,如果和正規電梯維保公司簽訂合同,維保費用就高得無法承受。比如瑞士豪庭的這四部電梯,一年下來的維保費用是5萬元,還不包括大修時更換的部分零部件。”瑞士豪庭物業公司王經理如是說。
“人家瑞士豪庭的物業費是一平方米1.9元,而我們只收1.3元,收費標準不一樣待遇自然就不一樣,我們的物業管理費自2007年以來就再沒有漲過,而在物價、用工都在漲的情況下,我們現在是舉步維艱,我們每平方米收取的1.3元物業費中,8毛錢是用于維護電梯的,但這點費除去電費和電工工資就所剩無幾了。”銀川路一小區物業經理說。
多年從業于物業管理行業的何俊認為,同樣是一部電梯,維保費用給的高了,物業公司在收費標準恒定的情況下壓力就大了,給的少了,肯定不夠用于維保,因為現在人員工資、配件、潤滑油等各項費用都在漲,維護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,該換的零部件依然湊合著用,該更換的鋼絲繩也超期服役,其中隱患顯而易見。
安全底線靠責任心來守護
對于電梯的維修保護方面,業內紛紛詬病其比較混亂,對此,監管部門是如何監管的呢?
青島市質監局特監處相關人員告訴記者,每一部電梯都必須辦理使用登記證后才能正式投入運行。運行至電梯過了廠家的保修期后,業主單位可選擇由電梯廠家提供電梯維保,也可以通過競標的形式在維保市場內確定維保企業。在競標過程中,各家維保公司為了中標,會將價格降到很低,當然價格低了,服務標準也會隨之降低,維修工人的工資也就更低,導致維保質量上不去,這是引發事故的一個隱患點。
目前在青島,一部電梯一個月的維保價格高的每月500元,最低的僅有280元。“維保費用越低,維保公司的服務也相應較低,這樣的維保公司往往雇用的人員素質也偏低,甚至無法滿足一部電梯最基本的維護保養。”
但就存在的現狀,市質監部門卻無法進行監管,“維保公司的收費屬于市場行為,而且,維保費用也沒有一個參考的標準。”質監局的這位工作人員顯得很無奈。“這是責任心的問題,也是一個安全的底線1他認為維保的質量全憑電梯業主單位或物業管理單位靠責任心守護。
一部電梯從制造、采購、安裝、維修保養直到它最終“退休”,一部用來“上上下下”的電梯需要“前后左右”的全方位監管,任何一個方向上的監管缺失,都會讓人們感受到“上下”間的“忐忑”不安。這其間,無論制造商、樓盤開發商、物業公司、維保公司等關系多么錯綜復雜,貫穿其間的始終是一條行政監管的主線。電梯安全除了自身質量的問題之外,更多的是人為造成的,現實中出現的“小馬拉大車”、“大樓裝小梯”的現象,使電梯一開始運營便不堪重負隱患重重。
維保市場行為很難監管
在電梯投入使用后,維護保修工作便相伴而生,據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處相關人員介紹,按照國家相關規定,電梯每年要進行一次強制檢驗,且要將年檢相關信息張貼在電梯間內醒目位置,電梯的使用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規定,除了要定期檢驗電梯外,還要請有資質的維保單位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、潤滑、調整和檢查,以確保電梯運行安全。電梯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滿的前1個月,要向省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申請,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,不能繼續使用。
“質監部門對客梯、扶梯等電梯每年都會進行強制檢查。”質監局強檢的范圍包括查驗電梯檢驗報告、使用登記證、維保合同、電梯操作員安全管理證、使用單位安全管理制度及應急救援預案等方面。
作為機電類產品,我國對電梯的報廢沒有明確的規定。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,全國有的電梯12年要做安全評估,有的15年,青島采用的是15年這樣一個標準。根據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《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,使用15年以上或者有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要進行安全評估,確認已經無法保證安全,且無改造、維修價值的就應當報廢。
青島市質監局副局長叢春雷告訴記者,島城的問題電梯主要是在居民住宅小區,也包括一些單位。單位因為不存在經費問題,如果電梯老舊了,出錢換個新的就解決了。對于居民電梯,一部電梯幾十萬元、上百萬元,費用很高,居民對電梯的認識又不夠統一,所以大家出錢做大的維修、大的改造,或者是更換電梯可能會出現困難。
而面對維保市嘲低價者得”的惡性競爭,以及“掛靠”成風的維保游擊隊的問題,相關人員說,“這是市場行為,而且維保市場沒有參照的標準,很難監管,質監部門只能把工作力度放在電梯安全檢查上。”